中南大學教授、博導顏愛民:不確定性時代,國學如何助力企業實現有韌性的增長

發表時間:2022-05-17 10:05

2022年,是“黑天鵝”滿天飛的一年,也拉開了一個巨變且高度不確定性的時代。疫情、戰爭、危機致使全球經濟邁入大衰退,在此背景下,沒有一個人是局外人,沒有一家企業能獨善其身。

21.png

在這次巨大的危機中,中國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也正在面臨生死考驗。企業要從危機中東山再起,甚至逆勢突圍,必然要提升組織韌性。何為企業的組織韌性?組織韌性是組織的系統動態適應能力,是組織在遇到危機之后迅速反應、恢復效能、甚至反敗為勝的能力,主要由企業的變革能力、學習能力和重構資源的能力決定。組織韌性具有激發企業的潛力和活力,呈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適應力的功能,為危機中的企業突圍或新生的企業發展起到支撐作用。


組織韌性是企業家面臨風險時需要的心理素養。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,企業需要不斷感知和適應市場的變化,發展強化的因果反饋機制,始終堅持清晰的經營戰略,并圍繞它開展業務,提高企業家管理的認知水平,增加應對危機的國學理性思維,從而助力企業實現有韌性的增長。


以國學修煉企業家心性。在歷史上,中國文化反復的經歷了各種風浪和考驗,具有應對危機的天然基因,在困難的時候能夠凝聚人心。國學是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,包括儒家的管理、道家的戰略、佛家的心性,能夠提升企業管理者心性和能量層次,從而堅定他們面對危機的信心。


以國學提升企業家素養。組織韌性源于企業組織的素質,素質的背后就是企業家的理想和信念。企業家學習國學,把心力、愿力、智慧、能量、正念聚在一起,使得企業家的素質、企業家的管理和員工的價值觀融會貫通,把危險轉化成機遇。


以國學賦能企業家精神。汲取國學智慧,鑄就企業文化,賦能企業精神,在百年大變局中積極發揮自強不息的企業家精神,尊重企業家才能,有效發揮他們在應對危機方面的主觀能動性,讓具有愛國主義情懷、持續創新精神、強大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脫穎而出,積極探索生產自救、經營轉型、效益提升的有效方式,實現基于韌性的逆勢增長。


疫情當前,信心是永恒的資本。企業家要想在危機的“至暗時刻”實現從“衰退”到“繁榮”的涅槃,就需要通過學習國學、踐行國學持續培育企業的組織韌性,為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。


(整理/喻亮)


 掃一掃,即可關注
聯系我們
電       話:0731-82296714    13308414996
投稿郵箱:1638442894@qq.com
地       址: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芙蓉南路二段390號,湖南長沙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C棟625號。
備案號:湘ICP17005088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