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學與管理的精髓——敬天愛人(朱漢民院長、顏衛彬董事長、顏愛民教授會講側記)發表時間:2022-05-20 14:43 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原院長、博導朱漢民(中)、澳優乳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顏衛彬(左)、中南大學教授、博導顏愛民(右)會講《國學與管理》 5月13日晚,國學與管理(教育)高峰論壇暨第47期企業家國學踐行公益研修班在長沙普瑞酒店隆重開班。開班典禮后,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原院長、博導朱漢民、澳優乳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顏衛彬、中南大學教授、博導顏愛民以“國學與管理”為主題展開會講,三位專家圍繞國學的實際價值,分三個部分闡述了國學在管理上的運用。以下內容根據會講內容整理而成。 一、什么是國學? 朱漢民院長談到,國學是以先秦的經典及諸子百家為根基,涵蓋了兩漢經學、魏晉玄學、隋唐佛學、宋明理學、明清實學,還有同時期的詩詞歌賦、元曲與明清小說并歷代史學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、學術體系。 國學,顧名思義是“中國傳統的學說”。國學在清代編成為《四庫全書》,分經、史、子、集四部,經:經書,是指儒家經典著作;史:史書,即正史;子:先秦百家著作;集:文集,即詩詞匯編?!端膸烊珪肥侵袊糯畲蟮奈幕こ?,對中國古典文化進行了一次最系統、最全面的總結,呈現出了中國古典文化的知識體系,為中華傳統文化最豐富最完備的集成之作。 朱漢民院長 顏愛民教授匯總朱院長的解釋和分析可知,國學博大精深,就是中國的傳統,即“國故學”——研究中國一切過去文化歷史的學問。宋之周敦頤,設濂溪書院,繼孔孟之絕學,為宋明理學之祖。胡安國、胡宏,承濂溪之學,開湖湘之學統;張軾主持岳麓書院,集湖湘學派之大成。 二、國學在企業管理中是如何表現的? 顏衛彬董事長講到,國學是四大文明里唯一綿延不絕的文化。他曾經兩次在湖南大學求學,歷史悠久、書香四溢的千年學府岳麓書院,弦歌不輟、薪火相傳百年名校湖南大學,接受了許多文化熏陶與思想啟迪。結合自己的理解,顏衛彬董事長認為國學在管理上首先解決如何管人,就是人力資源的管理。中華文化在管理上體現為“敬天愛人、遵循規律”的思想,讓國學文化融入企業制度,用國學精髓浸潤現代管理理論,在價值觀的基礎上構建企業的文化體系,做到企業制度和傳統文化相融合。 《國學與管理》會講 顏愛民教授認為,文化在企業管理中起到“軟件”的作用,構建了“義利”和價值兩個系統,系統背后體現的就是企業文化。老子的《道德經》里有句話:失道而后德,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義,失義而后禮。其意思是:失去了“道”而后才有“德”,失去了“德”而后才有“仁”,失去了“仁”而后才有“義”,失去了“義”而后才有“禮”。這句話表明,管理到最后就是制度管理,其蘊含著深厚的文化管理理念。 三、國學的實際運用價值如何? 朱漢民院長說到,人類軸心文明在公元前2500年建立,到現在中國建立的信仰系統和文化文明,在人類面臨時代大變局中,仍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,是思想體系的文化基因。我們站在新時代的舞臺,做一名自信的中國人,其核心思想還是繼承和發揚傳統優秀文化。 顏衛彬董事長也談到,中國傳統文化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,他一開始就立志將澳優做成一家最優秀的公司。近期俄羅斯和烏克蘭發生戰爭,對公司的供應鏈造成了很大的影響。同時,不同國家文化的沖突也凸顯出來,澳優作為一家國際型企業,不同文化都會在中國儒學中融合,員工在國學踐行中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,新時期應該向傳統優秀文化學習,讓國學不斷發展、進步、創新,在工業進程中不斷發揚光大。 國學與管理(教育)高峰論壇暨第47期企業家國學踐行公益研修班現場 三師會講朱張志,四氣同臺華夏情; 道釋歸根顏啟智,法儒治世漢開明。 在此次“國學與管理”會講中,三位專家一致認為: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企業管理的融合,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。我們應該將傳統文化的精髓,融匯應用于現代管理的實踐中,借鑒傳統文化智慧解決現實問題,將繼承傳統與發展創新相結合,幫助企業突破發展瓶頸,注入國學文化基因,給企業賦予強大的生命力,為國家和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。 整理/ 余忠 攝影/ 鄧銀松
文章分類:
4專家觀點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