惟精惟一,允執厥中——朱漢民院長精解《中庸》之道發表時間:2022-05-23 16:37 朱漢民院長主講《中庸》之道 朱漢民 ◎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原院長、教授/博導 ◎湖南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 ◎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 ◎中國書院學會會長 ◎湖南踐行國學公益基金會名譽理事長 ◎湖南人極書院創院院長 5月14日,初夏的早晨,微風正好,陽光不燥,草木繁茂,綠意盎然,普瑞酒店多功能報告廳,溫文儒雅的朱漢民院長為第47期國學研修班的學員們講授《中庸》之道。 朱院長走到講桌前,輕輕落坐后很謙和地說:“很高興和學員們一起來讀讀國學經典《中庸》?!?/span> 什么是經典?朱院長解釋說,每一個民族都有支撐民族精神最核心和最有價值的觀念、思維方式和信仰。民族文化精神、文化底色是一個民族的根與魂。一個民族的根與魂來自于經典。在秦漢后,真正成為中華民族經典的主要是儒學,儒學的核心是經學,經學的核心是四書,四書是關于中華道德的論述。 《中庸》在漢代出自《禮記》,到宋代出現在《四書》里,是貫穿《禮記》和《四書》的一部經典?!渡袝ご笥碇儭吩疲骸叭诵奈┪?,道心惟微,惟精惟一,允執厥中“。朱漢民院長從故宮中和殿匾額解讀“允執厥中”,“允”,是內心真誠的信仰,“執中”是中國政治、中國文化的至高理想?!霸蕡特手小凹凑莆铡爸械馈?,“中道”是國泰民安的一個根本大法,同時也是中國文化的至高理想?!吨杏埂分雷鳛橐环N思維方式、人生經驗、人生態度、人生價值在各個國家和不同民族都有體現。 《禮記》全集《仲尼燕居》云:“夫禮所以制中也”?!爸小北硎菊?、中間、不偏不倚,其標準即是禮?!坝埂庇小??!钡囊馑?,具體指常行、常道。所以,中庸的本義應為中道和常道。在儒家思想里,“中庸”和“禮”一樣,都是要求人們自我約束、自我限制、自我克制。所不同的是,“禮”強調的是制度儀節,而“中庸”反映的則是制度儀節背后的價值觀念和思想方法,主張以“誠”作為中庸之道、天人合一的契合點。 圖片第47期國學研修班學員認真聆聽朱院長授課 朱漢民院長還摘選了《中庸》幾個章節為學員們解讀: 《中庸》第一章,全書的總綱。朱漢民院長認為,《中庸》之道可以上升為哲學高度來理解?!吨杏埂分朗歉鶕说谋拘远鴣?,人的本性來源于天道,遵循《中庸》之道,是遵循內在的需求。之所以要遵循中道,因為中道合乎天命。 《中庸》第二章,時中?!爸小钡朗且驎r而變的,合乎時宜、隨時權變才能“中”?;蛑够蛐?,或動或靜,都要“與時偕行”,“動靜不失其時”,也就是“時中”。得其“中”,所謂經也,因其“時”,所謂權也,有經有權,故能變通。 《中庸》第四章,過猶不及?!爸小本褪沁m度?!斑^猶不及”表現的是一個思想行為的“適度”原則。在“過”和“不及”之間找到一個合理之點、恰到好處的位置?!墩撜Z》云:“恭而無禮則勞,慎而無禮則葸,勇而無禮則亂,直而無禮則絞”。恭敬、謹慎、勇敢、直率,本來都屬于人的好品德,如果過頭,其結果適得其反,所以盡可能恰到好處。 《中庸》第六章,執兩用中。朱院長解讀說,這是真正、真誠的揚善,盡可能地隱惡,不觸碰不善的行為。在為人處世的過程中要考慮整體性原則,選取恰當的方案,不偏執于事物的某一方面,以謀求計劃、行動的恰當?!墩撜Z》有云:“子曰:有鄙夫問于我,空空如也,我叩其兩端而竭焉“。 朱漢民院長主講《中庸》之道 《中庸》第十三章,忠恕之道?!爸摇本褪恰凹河⒍⑷?,己欲達而達人”,盡己之心為忠;“恕”就是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推己及人為“恕”。忠恕之道即換位思考,《大學》云:“所惡于上,毋以使下,所惡于下,毋以事上”。 一百分鐘課程,朱漢民院長結合《論語》的篇章為學員們解讀中庸思想,深入淺出,字字珠璣,學員們全程凝心靜聽,如沐春風,如飲甘霖,受益匪淺。大家被朱院長的淵博學識和師道尊嚴深深折服,對《中庸》之道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。 講課最后,朱院長還強調:《中庸》之道可以是一種思想方法,讓人不走極端;可以是一種行為準則,讓人為人處世恰到好處;可以是一種人文信仰,讓人保持澄澈明凈的本心;可以是一種踐行之道,引領人臻至“天人合一”的境界。 整理/ 李慧中 攝影/ 鄧銀松 |